在处理磁盘相关问题时,您可能会碰到操作系统中数据盘分区丢失的情况。本文介绍了Linux系统下常见的数据盘分区丢失的问题以及对应的处理方法,同时提供了使用云盘的常见误区以及最佳实践,避免可能的数据丢失风险。
前提条件
- 在修复数据前,您必须先对分区丢失的数据盘创建快照,在快照创建完成后再尝试修复。如果在修复过程中出现问题,您可以通过快照回滚将数据盘还原到修复之前的状态。具体操作,请参见创建普通快照和使用快照回滚云盘。
- 已注册阿里云账号。如还未注册,请先完成账号注册。
背景信息
在Linux实例里,您可以选择以下任一种工具修复磁盘分区并恢复数据:
- fdisk:Linux系统默认安装的分区工具。
- testdisk:主要用于恢复Linux系统的磁盘分区或者数据。Linux系统默认不安装,您需要自行安装这个软件。例如,在CentOS系统里,您可以运行yum install -y testdisk在线安装。
- partprobe:Linux系统默认安装的工具。主要用于不重启系统时让kernel重新读取分区。
数据恢复方法
在Linux实例里,您重启系统后,可能会出现数据盘分区丢失或者数据丢失的问题。这可能是因为您未在
etc/fstab文件里设置自动挂载。此时,您可以先手动挂载数据盘分区。如果手动挂载时报分区表丢失,您可以尝试如下三种办法进行处理:
通过fdisk恢复分区
对数据盘分区时,分区磁盘的起止扇区一般使用默认的值,所以可以先尝试直接使用
fdisk命令新建分区进行恢复。具体操作,请参见
Linux格式化数据盘。
如果上述操作无效,您可以使用testdisk工具尝试修复。
通过testdisk恢复分区
这里假设云盘的设备名为/dev/xvdb。按以下步骤使用testdisk工具恢复分区:
- 运行testdisk /dev/xvdb(根据实际情况替换设备名),再选择Proceed(默认值)后按回车键。
- 选择分区表类型进行扫描:一般选择Intel(默认)。如果您的数据盘采用GPT分区,选择EFI GPT。
- 选择Analyse后按回车键。
- 如果您没有看到任何分区信息,选择Quick Search后按回车键快速搜索。
在返回结果中会显示分区信息,如下图所示。
- 选中分区后,按回车键。
- 选择Write保存分区。
说明 如果不是您需要的分区,可以选择
Deeper Search继续搜索。
- 按Y键确认保存分区。
- 运行partprobe /dev/xvdb(根据实际情况替换设备名)手动刷新分区表。
- 重新挂载分区,查看数据盘里的数据情况。
通过testdisk直接恢复数据
在某些情况下,您可以用testdisk扫描出磁盘分区,但是无法保存分区,此时,您可以尝试直接恢复文件。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所示:
- 用testdisk扫描出磁盘分区。具体操作,请参见通过testdisk恢复分区的第1步到第4步。
- 按P键列出文件。
返回结果如下图。
- 选中要恢复的文件,再按C键。
- 选择目标目录。本示例中以恢复到/home为例。
如果您看到
Copy done! 1 ok, 0 failed
,表示复制成功,如下图所示。
- 切换到/home目录查看。
如果您能看到文件,说明文件恢复成功。
常见误区与最佳实践
数据是用户的核心资产,很多用户在ECS实例上构建网站、自建数据库(MYSQL/MongoDB/Redis)。数据丢失会给用户的业务带来巨大的风险。本节介绍下数据安全方面的常见误区和最佳实践。
- 常见误区
阿里云的底层存储基于三副本,因此有些用户认为操作系统内数据没有任何丢失风险。实际上这是误解。底层存储的三副本提供对数据磁盘的物理层保护,但是,如果系统内部使用云盘逻辑上出现问题,例如中毒、误删数据、文件系统损坏等情况,还是可能出现数据丢失。此时,您需要通过快照、异地备份等相关技术最大保证数据的安全性。关于三副本的介绍,请参见云盘三副本技术。
- 最佳实践
数据盘分区恢复以及数据恢复是处理数据丢失问题最后的一道防线,但未必一定能够恢复数据。强烈建议您参考如下最佳实践,通过对数据创建快照(自动或手动)以及各类备份方案,最大程度地保证数据的安全性。
- 启用自动快照
根据实际业务,对系统盘、数据盘创建自动快照。注意,在更换系统盘、实例到期后或手动释放磁盘时,自动快照可能会被释放。
您可以在ECS控制台上通过修改磁盘属性选择自动快照随磁盘释放。如果想保留自动快照,您可以手动去掉该选项。
详情请参见快照FAQ和创建自动快照策略。
- 创建手动快照
在做下列重要或有风险的操作前,请手动为磁盘创建快照。例如:
在恢复磁盘时,一定要先对磁盘创建快照,快照完成后做相应的操作。
- OSS、线下、异地备份
您可酌情使用OSS、线下、异地等方式备份重要数据。